牡丹病害与防治之十一~~白粉病
作者:菏泽市牡丹种植协会 发布时间:2019-7-12 本文被阅读 4421 次
牡丹病害与防治之十一~~白粉病
牡丹病害与防治之十一~~白粉病
牡丹白粉病表现症状较为明显,容易辨别,及时防治以免造成较大的危害。
牡丹白粉病病原:
有两种,芍药白粉菌(Erysiphepaeoniae),蓼白粉菌(ErysiphepolygoniDC.)
牡丹白粉病症状:
开始时在叶丛间叶面或茎枝上出现白色霉点,后向叶两面及叶柄上扩展形成污白色粉层,后期在粉层上散有许多黑色小点,即病原菌闭囊壳,蓼白粉菌为害牡丹时,叶片、叶柄覆盖一白粉薄层,常呈圆形,后期其中生黑色小颗粒,即病菌闭囊壳,严重时病斑褪绿变黄,叶片易脱落。
牡丹白粉病发病规律:
低湿孢子可萌发,高湿萌发率明显提高,雨后干燥、少雨,但株丛间湿度大,该病流行速度加快,当高温干旱与高湿交替出现,又有大量白粉菌及感病的寄主时,此病即流行,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,8月下旬为发病高峰,此后病叶逐渐枯死脱落。
牡丹白粉病防治方法:
发病初期喷20%三唑酮600倍液,半月1次,连续喷2次
下一条:牡丹病害与防治之十五~~病毒病... | 上一条:牡丹病害与防治之四~~白纹羽病... |